自 动 化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人文素养,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掌握必备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自动化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较好的创业精神、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能够在自动化及相关智能制造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研究、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厚基础、强实践、重应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

  电路、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运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等。

就业发展: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自动化及相关领域的应用型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自动化及相关领域的应用型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工业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型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自动化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工业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型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自动化及相关领域的应用型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应用型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自动化工程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应用型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自动化及相关领域的应用型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自动化及相关领域的应用型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等。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自动化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自动化专业第一负责人简介:

丁洁,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工作于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担任自动化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系统建模与控制、锂离子电池建模与状态估计等。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面上基金等多项基金项目,获江苏省科学进步奖三等奖一项,2023年入选江苏省“科技副总”。获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和省级一流课程各一项,主编江苏省重点教材一部,省级微课竞赛三等奖一项,指导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省级一等奖2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一项,教育部自动化教指委教改课题一项,获校级“优秀研究生导师”,校级“优秀班主任”,校级“教学标兵”等荣誉称号。